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评戴东伦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

评戴东伦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5日  字体:

  

评戴东伦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

国际部PYP小学  何志琴

 

学校举行第二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教学技能大赛。PYP小学戴东伦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课例——《草原》。戴老师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教材安排的一篇精读课文。戴老师从中心句切入课文,教学环节紧凑,既能立足文本,又与信息技术恰当整合,并适当扩展。如何使教材与信息技术合理整合,使它更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呢?下面我就从这方面谈几点感想:

一、戴老师对教学有整体把握,从课前准备到教学中的情景渲染;从课后拓展延伸到学生评价,充分考虑了这次大赛的特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与教学全过程融合。

二、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四个层次:第一层,体现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课前,配乐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图,创设情景,为学生埋下情感的伏笔;第二层,体现了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这在教学中的分组专题汇报体现得非常充分。学生大方自如地不断展示丰富的图片信息、文字信息,让听课师生仿佛置身辽阔大草原,对草原充满向往。第三层,体现了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课前学生分组协作收集了大量关于草原的资料,内容丰富,再加上幻灯片制作、演示精彩。第四层,信息技术提供评价平台。人人参与学习,学会评价在这节课也得到充分体现,学生进入评价体系,学习客观地评价他人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学习与做人融为一体。

三、关于这节课朗读指导的思考:言为心声,指导朗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感不到,就流于言不由衷。草原这篇课文非常清新、优美,意境令人神往。戴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避重就轻,少讲解,充分让学生听,看,伴随着马头琴的悠扬,深情、高远的草原牧歌很快就紧紧抓住了每个听课人的心。之后再指导朗读,情感已是水到渠成了。虽然学生的语音语调还不够,但他们的心理早有美丽的大草原了。

四、不足。

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来看,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学生的专题汇报深入地将蒙汉情深,民族情谊演绎得较深入,如能更紧密地扣准草原这个主题,重点就更突出,学生的体会就更深。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戴老师这节课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了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了信息化的教学氛围。这堂课,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附戴东伦老师的教案:《草原》

12 草  原

国际部PYP小学  戴东伦

【教材简析】

《草原》是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教材安排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受到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

2、拓展:各小组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引入评价体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设计思路】

以教材为本,通过读的训练,感悟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借助信息技术,了解今天的草原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课前准备】

1、《草原》专题网页。

2、《〈草原〉知多少》统计表。

3、五个小组利用网络探究的成果。

【教学步骤】

课前: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一、作业检查,中心句切入。

1、学生上网检查《〈草原〉知多少》统计表。

2、(揭示中心句)读中心句。

3、体会到中心句讲了两方面的内容。

板书:景美  情深

二、草原美景。

1、欣赏草原风光(图片、配乐)。

你想说什么?你想到了描写草原的诗句吗?

2、把文章第一部分内容自由读一读。

3、打开专题网页配图朗读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个人朗读汇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指导背诵。

三、蒙汉情深。

1、出示研读要求,分小组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

2、分小组汇报。(汇报的形式不一样)

3、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再诵读中心句。

四、拓展延伸——专题汇报。

学生打开评价系统,台上同学汇报时就及时评价。

1、分小组汇报内容。

(1)回族的风土人情   

(2)苗族风情         

(3)新疆维吾尔族   

(4)草原上的民族    

(5)迷人的土族风情 

2、教师打开评价系统进行总体评价。

3、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民族的风土人情,你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

结束:播放《爱我中华》

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情深)

 

天涯碧草话斜阳(景美)

 

 

【板书设计】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876.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